喜迎建国76周年特别报道 易学文化传承者潘鹏春的家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18日 浏览: 次 编辑:佚名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当举国上下共庆盛世华诞,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洪流中,易学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正以其独特的智慧光芒照亮现代社会。本期特别报道聚焦国际知名易学专家、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名誉院长潘鹏春,通过他四十余载深耕易学领域的坚守与创新,展现新时代文化传承者如何以赤子之心守护文化根脉,以实干担当谱写家国同频的动人篇章。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华文化的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而1976年,在广东茂名电白区沙院村,年轻的民办教师潘鹏春因一次家访,与易学结下不解之缘。这位生于60年代的农村青年,自幼浸润于岭南乡土文化,对“易经”五行八卦、杨公风水等传统智慧抱有天然敬畏。在当地“大地主”高人的启蒙下,他踏上了“以易悟道”的探索之路,从此开启了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文化苦旅。
时代的浪潮推动着个人的成长。1983年,潘鹏春拜入杨公风水传人胡可法门下,系统研习三元风水理论;1977年至2003年间,他一边在乡村基层服务(曾任沙院村支书、广东省文明村先进工作者),一边深耕易学典籍,将理论与乡土实践相结合。2003年,随着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浪潮,他带着《易经》竹简走出国门,先后在越南河内创办风水命理馆、老挝万象设立风水规划院,成为最早将传统易学体系系统性引入东南亚的学者之一。
“每到一处,我都告诉当地人:这是来自中国的智慧,是老祖宗留给世界的哲学。”潘鹏春的海外实践,不仅搭建了文化交流的桥梁,更以“实用易学”的理念,让海外民众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
进入新时代,潘鹏春的易学事业迎来跨越式发展。
2013年,担任中国国际易学联盟副主席。
2014年,他在云南瑞丽创办“缘份堂易经文化研究院”,首次将“理论+实践”的教学模式系统化,累计培养海内外学员千余人;
2015年,参加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举办的“高级建筑环境堪舆师培训”。
2020年,被聘任为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一一国学文化传承工作委员会委员。
2021年,他又先后被聘任为仁风国学文化研究员和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标准化研究所客座教授,参与“国学文化”课题研究,并入选高级智库专家。
2022年8月,被聘为北大博雅教育研究院客座教授。
2020年2月21日和28日,中国改革报、凤凰新闻、手机搜狐网等十几家媒体纷纷报道潘鹏春的事迹,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他在传承和弘扬易学文化方面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2024年,“潘鹏春文化咨询中心”在故乡电白区注册成立,标志着其易学研究从“个人探索”迈向“机构化传承”。
2025年成为潘鹏春学术生涯的里程碑:
3月,他被授予“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名誉院长”,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易学领域学者;
4月,其独创的易经罗盘“飞盘”鉴测技术入选“新时代非遗保护传承项目数据库”,填补了风水罗盘鉴测技术标准化的空白;
8月,受聘为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民族文化产业工作委员会委员,推动易学与现代文化产业深度融合。
这些成就的背后,是他对“易学现代化”的深刻思考:“传统不是守旧,而是在传承中创新。”他将杨公三元风水与现代建筑环境学结合,参与“国学文化”课题研究,入选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高级智库专家;通过北大博雅教育研究院、中国高级公务员培训中心等平台,将易学智慧融入当代教育与社会治理,展现了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易学是中国特色文化,传承它不仅是个人追求,更是对国家文化自信的贡献。”潘鹏春的话语中,始终贯穿着浓厚的家国情怀。他的社会角色早已超越“易学专家”:作为茂名市电白区社区志愿者协会名誉会长,他长期投身公益,用易学智慧服务乡村振兴;作为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国学文化传承委员,他撰写多篇论文阐释“易学与和谐社会”的关系;2020年,中国改革报、凤凰新闻等十余家媒体专题报道其事迹,称他为“传统文化的当代摆渡人”。
在学术与社会服务的双重实践中,他构建起“个人-社群-国家”的价值闭环:
对个人:他是孜孜不倦的求知者,年近六旬仍赴高校进修(2015年参加高级建筑环境堪舆师培训);
对社群:他是无私奉献的教育者,开设免费公益讲座百余场,惠及群众上万人;
对国家:他是文化自信的传播者,将易学推向国际舞台,让“中国智慧”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76载春华秋实,中国从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四十余载风雨兼程,潘鹏春以一人之力,让古老易学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从岭南乡村的民办教师到国际非遗领域的领军人物,他的人生轨迹恰是新中国文化传承事业的缩影——坚守初心者,终能照亮前路;心怀家国者,必将成就不凡。
站在建国76周年的历史节点,潘鹏春与无数文化传承者一道,正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担当,让中华文化的根脉深扎大地,让千年智慧的光芒穿透时空。正如他所言:“易学的终极追求是‘太和’,这与国家‘和谐发展’的理念高度契合。我愿以毕生所学,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传承不息,文脉永续。 在奔向文化强国的征程上,潘鹏春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一份对传统的坚守,都是对时代的献礼;每一次对文化的创新,都是对祖国最深沉的告白。
上一篇
下一篇
没有了
为您推荐
喜迎建国76周年特别报道 易学文化传承者潘鹏春的家国情怀
健康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之际,当举国上下共庆盛世华诞,我们更加深刻体会到:文化是民族的根与魂,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洪流中,易学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正以其独特的智慧光芒...
阅兵展国威•文化铸灵魂——濮方正:防雷科技,世界 著名科学家引领创新
健康
2025年,我们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载岁月峥嵘,伟大的抗战精神始终是激励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强大力量。在新时代的征程上,无数中华儿女以“爱国、团结、奋斗、创新”的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建国76周年特别报道 黄诚章:以传统医学深耕生命健康的践行者
健康
七十又六载春华秋实,共和国在砥砺奋进中铸就辉煌,健康中国的蓝图在无数践行者的耕耘中徐徐铺展。当传统医学的千年智慧与现代健康需求碰撞交融,当医者仁心与时代使命同频共振,中国宇宙医学气功创始人黄诚章先生,以数十...
盛世华诞国庆专题报道 岐黄薪火照山河: 国医何明华的济世之路与家国情
健康
岐黄薪火照山河:国医何明华的济世之路与家国情七十六载风雨兼程,七十六年春华秋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6周年华诞的辉煌时刻,亿万中华儿女共襄盛举,欢腾鼓舞。在这庄严而喜悦的队列中,有一群肩负千年使命、手捧济世...
巴东县红鹰成品油有限公司董事长肖显盛受邀出席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
健康
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张安地)9月10日,第十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香港开幕。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出席并致开幕辞,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席马时亨致欢迎辞,商务部副部长鄢东、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李镇、国家发...
热门新闻